当我三岁小孩?(第1/2 页)
走到门口时,又看见一个人影在远处闪了一下。
那人一身白色T恤,戴着顶鸭舌帽,看起来很普通。
不过当韩漠顺着街角看去,对方却立刻躲进横巷,好像不想被发现。
“我就知道有鬼。”韩漠皱眉。
他想了想,也没打算立刻追过去,自己这里还背着取保候审的名头,如果贸然追人,万一对方倒打一耙,会很尴尬。
于是他假装往镇中心走,心里却盘算着对方可能是谁派来的。
难道是韩浩文?还是严念江的人?亦或是别的利益相关者?
走了十几分钟,来到镇边一个小茶馆,他才停下脚步,给黄力打电话:“我到镇上了,你那边情况怎么样?”
黄力回道:“鱼塘确实有人在搞鬼,说是什么材料进价远高于市场价,还说工程要加快进度,所以一次就买了好多不合格的建材。
我们怀疑这批东西用途可疑,还查到发票都没有正规章子。”
韩漠略一思索:“你觉得谁最可疑?”
黄力压低声音:“干活的人说是韩浩文给的指令,可韩浩文本人又不在工地,他临走前的确留下一些安排,还嘱咐他们‘别把事情往外说’。”
“行,你先稳住,还要注意别硬碰硬。把每一笔采购、数额、材料厂家都登记一下。拍几张现场照片,总归留点证据。”
“好,我会小心的。哦对了,刘大铲也说,他发现有人在附近溜达,像是在监视这边,但暂时不清楚对方想干嘛。”
挂断电话后,韩漠找了个街头摊子,点了碗面,顺便思考后续该怎么办。
三十万公款案,要靠赵文华他们去挖。
村里这鱼塘工程出问题,也得从内部下手。
两边都离不开他。
一想到同时应付这么多麻烦,他心里也无奈的很。
幸亏自己现在逐渐掌握了真阳诀,身体素质和精神力比以前强了不少,否则真扛不住。
吃完面,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回村,而是去镇上的建材市场转了一圈,了解了一下材料价格。
毕竟黄力提到那批材料“远高于市场价”,这可以成为切入点。
如果能证明有人在“左手倒右手”,就说明背后有内幕交易。
结果果不其然,他询问了三四家建材批发商,对方给出的报价跟所谓工地交货价相差近一倍,而且还是一些相对低端的材料。
“这差价大到吓人。”韩漠嘟囔着。
“看来鱼塘项目果然成了别人的敛财工具,到头来,村里真正能得到的好处,少之又少。”
他心里稍微有了底,打算回村里跟黄力把证据对上号,再想办法进行下一步。
临走前,他还给李秋梅发了个短信,告诉她自己晚上可能会晚点回,让她不用等。
和大部分村民不同的是,她那手机是智能机,用得还比很多城里人都熟练。
信息很快回复过来:“好。但你也别太晚,天黑路上不安全。”
看完这简短的关心,韩漠心头一阵暖意。
他没再回复,揣好手机散步到镇出口,然后招呼了一辆便车,花了二十块钱,直奔韩庄村。
车子颠簸着开进村道,驾驶员一边开车一边拉家常:“兄弟,你是不是认识那个村里的年轻主任?我听说刚上任没多久就被抓了?”
“风言风语罢了,现在不都调查清楚了吗?”韩漠只想快点到地方,也懒得解释过多。
“哦,那祝他没事吧。最近你们村里可有意思,听说那个叫韩浩文的,要开啥农家乐,把鱼塘修得还挺大阵仗。你们年轻人牛。”
韩漠只干笑着不答话。
车子在离家门口不远处停下,他付完钱就往里走。
没几步就瞧见远处苞米地旁,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。
“秦寡妇?”
她在四下张望,白色体恤衬出曼妙的腰线,头发随意扎着,配上那饱满的轮廓,有种妩媚的味道。
看到韩漠过来,她迎了几步:“你回来了啊,我等你半天。”
“你怎么在这儿等我?有事?”
“黄力那边发现一些东西,所以我和他商量了一下,我来接你。咱们先去鱼塘那边看看。听说他们今天已经收工,但我们觉得有些地方蹊跷。”
韩漠点头:“行,那就走吧。”
秦寡妇转身带路。
二人沿着小路绕过村东的几处瓦房,到达池塘附近,发现原先的工程器械被人移到了角落,一堆不合格的木板随意堆着,像是准备连夜运走。
黄力从不远处一丛草里钻了出来,用力挥了挥手:“韩漠,你看见没?这是白天我拍的照片,堆放位置不一样。明显下午有人来动过它们。”
他掏出手机,翻出一张午后拍摄的对比图:“你看,当时这堆板子摆在那边,可现在都往坡下面挪了。”
韩漠看着那凌乱的痕迹,猜测有人偷偷倒卖或